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Richard Jewell 

发布时间:2020-11-05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Richard Jewell (2019)

剧情简介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理查德·朱维尔作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中发现炸弹装置的保安,而被全世界所熟知。当时他迅速采取行动,拯救了无数生命而成为英雄。但在几天之内,情况就急转直下,梦想成为执法者的他遭受媒体和公众的诽谤,竟成为联邦调查局的头号嫌疑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 困境。朱维尔向独立律师沃森·布莱恩特寻求帮助,坚定地宣称自己无罪。然而,在为朱维尔洗脱罪名的过程中,布莱恩特发现自己对抗的是联邦调查局、佐治亚州调查局和警方的联合阻力;与此同时,他也不断提醒理查德不要相信任何试图毁灭他的人……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来源豆瓣网 作者 花菲花 
一个小人物引发的政治大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电影后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在颁奖季没有什么水花,所以便在网上搜了搜评论。在烂番茄上,这部电影的媒体评分只有73%,远远不及《利剑出鞘》等电影。我更疑惑了,于是仔细看了看这些媒体的评价。最终引导我看到了一个来自亚特兰大宪章报对这部电影的批评。批评主要针对电影中女记者Kathy Scruggs的塑造。这位女记者不折手段的用性交易的方式从FBI探员那里获取了他们即将对理查德·朱维尔展开调查的消息,从而一手导致了朱维尔从“英雄”到“凶手”的噩梦之旅。实际上,大部分对电影的负面评价都针对于这个女记者的形象。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已经预感到了,这个女记者的形象触犯到了不仅仅是媒体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已经触犯了目前最敏感的性别政治问题。
这部电影像老爷子的绝大多数电影一样以展现事实真相为中心。所以批评者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女记者用性交易来获取信息这一细节是否是真的事实?毕竟人已经去世,之前也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很多批评者嘲讽这个电影是“太过戏剧化”的处理了真人真事。有的评论直接点出了“抹黑女性”。以至于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奥利维亚·王尔德不得不站出来撇清:她作为一个演员无法决定和改变剧本的内容。个人觉得老爷子确实不应该在电影里包含这一幕。但同时也认为这可能就是老爷子的一种讽刺。毕竟当年FBI在撤销对朱维尔的调查后,朱维尔转头就控告了包括NBC在内的多家媒体,大部分媒体都和他庭外和解了,只有亚特兰大宪章报坚持认为他们的报道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推论,并没有捏造和污蔑的地方。所以,一个FBI内部的消息,是怎么被一个女记者知道的呢?老爷子如此推理,恰如当年的记者们通过朱维尔这个笨拙肥胖还与妈妈合住的单身白人男子形象推论他是凶手一模一样。其实这个电影里处处都是这种嘲讽。因为朱维尔本身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小人物,他除了被不公正的对待外,还有过激的历史,不交税和一屋子的枪。即便到了最后FBI找不出任何可以指控他是凶手的证据,那位FBI的探员还是铮铮有词的指责朱维尔:我知道你就是凶手,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知道你就是。那位FBI探员并不仇恨朱维尔,也没有理由仇恨朱维尔,他只是对自己深信不疑,这种态度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如果最后不是真凶浮出水面,多少人会一直怀疑朱维尔的清白?
不过亚特兰大宪章报的那个批评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后面的读者评论,多达四百多条。而这四百多条评论的焦点大部分转向了特朗普。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提到了"quid pro quo"。这句话最近不要太火。其实这个电影的剧本早在几年前就完成了,电影的拍摄也是在特朗普被弹劾调查之前就已经完工了。但是谁让老爷子pro特朗普呢?!整个美国的媒体都在骂特朗普,老爷子却说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他肯定要选特朗普”。这简直就是媒体公敌了。就算没有那个女记者,估计老爷子的这个电影也不会受到媒体的好评。但是有了这句台词,媒体又可以推论:老爷子在借电影讽刺民主党对特朗普的调查。其实个人认为老爷子并非真的支持特朗普,他明确表示过不会以资金或其它任何形式来支持特朗普,他只是表明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他觉得特朗普至少是比较诚实的。个人觉得美国媒体和“言论自由”简直就是矛盾的两级。鲜有媒体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但是你不能有和他们对立的立场。我天天听崔娃的节目,这个节目的立场不要太鲜明,各种嘲讽丑化特朗普,采访希拉里各种夸奖赞美,还要多有倾向性呢?但是你不能批评媒体不客观,这是他们的“言论自由”和“政治正确”。
关于这个电影,它所产生的真实背景,以及现在的舆论背景,都让对它的讨论不可能再是对电影的讨论了。很有意思的是,在浏览这些评论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对同样的一个事物,人与人之间会有多么多的不同的感受与看法。而我们每一个人在言说自己的感受时就在改变事实的真相,也许下一次的世界大战真的就是“口水战”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花菲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推荐二
来源豆瓣网 作者 电影榨汁 
如果英雄哀莫大于心死,这个社会就只会剩下小丑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因为姓氏East和Wood直译过来就是“东”和“木”,所以就被大家就这么亲切地叫起来。
这部电影名字拗口,卖相一般,但因为是90岁高龄的“东木”的新作,能在大银幕看到的机会可以说是看一部少一部,虽然排片不多,但上座率很高。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从50-60年代饰演西部牛仔开始,到后来自己做导演,“英雄”始终是绕不开的母题。
1992年的《不可饶恕》(Unforgiven)是东木的转型之作,从此告别“西部世界”,开始关注更广阔范畴下的英雄主义。
进入导演创作巅峰时期的《百万美元宝贝》,以及《父辈的旗帜》、《硫磺岛的来信》、《换子疑云》、《老爷车》等一系列电影中,东木不断反思和质疑英雄以及英雄精神的价值。
到2011年《胡佛》后,东木放弃那些虚构的和所谓伟人英雄,专注于表现平民英雄,故事也都来源于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
他们是《美国狙击手》中的克里斯·凯尔、《萨利机长》中的机长萨伦伯格、《15点17分,启程巴黎》中的三位普通乘客,以及《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的保安理查德。
东木四部主题类似的电影
如果把这四部电影总结成东木的“平凡英雄四部曲”,它们都有类似的主题:突发事件中,普通人在一念之间成为英雄,被媒体捧得高高在上,又突然遭遇来自外部和自我的挑战,成为事件漩涡中被各方围猎的对象。
克里斯·凯尔是伊拉克的战争英雄,但作为以杀人为合法职业的狙击手,内心产生了对战争的怀疑;萨利的故事更为人所熟知,本来是成功拯救155条人命的英雄机长,反而被各方质疑决策和操作是否得当。
到《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已经不是《萨利机长》中是否得当的问题,东木选择了一个矛盾更为激烈的真实事件,上升到“英雄还是罪犯”的极端抉择。
除了主题类似,四部电影延续了东木一贯质朴的风格。剧情片虽然做不到纪录片或新闻那样完全还原事实,但力求削减风格化的艺术手段,尽量客观地将事件娓娓道来。
东木甚至在电影《15点17分,启程巴黎》中,尝试不用专业演员,直接让事件中的三位英雄充当主演。这种很有“新浪潮”意味的创作手法,就是为了更真实地展现这些平凡英雄。
这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也力求还原真实事件。
剧情基于美国调查记者、作家玛丽·布伦纳(Marie Brenner)1997年发表的同名报告文学《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玛丽·布伦纳是美国著名生活杂志《名利场》的主要撰稿人,这篇文章最早就发布在《名利场》上。
2019年,一本名字超长的书——《嫌疑犯:奥运爆炸案、FBI、媒体和漩涡中心的理查德·朱维尔》(The Suspect:An Olympic Bombing, the FBI, the Media, and Richard Jewell, the Man Caught in the Middle)几乎和电影同时出版。
理查德·朱维尔事件的两个核心,一个是FBI乱作为,一个是媒体瞎报道。结合川普上任后与这两大势力的矛盾,这本书、甚至这部电影此时旧事重提,很微妙。
时间倒回到24年前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供职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保安员理查德·朱维尔在百年奥林匹克公园执勤。
这座建在亚特兰大市中心的城市广场,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配套设施。奥运期间,这座公园也是举办奥运相关音乐会的场地。
为了反对当时克林顿政府的一些政策,宗教恐怖主义分子埃里克·鲁道夫(Eric Rudolph)放置了炸弹。但是,对警察事业极其敏感的理查德及时发现了可疑书包,并立刻和其他安保、警察人员疏散人群。
理查德的作为使得本来会造成大规模伤亡的爆炸伤害减少,最终仅造成1人死亡、1人心脏病发作死亡,其余111人受伤。
大半辈子被轻视的透明胖子理查德,就这样借着奥运安保瞬间成为美国国家英雄。
爆炸案发生在1996年7月27日,但就在3天后的1996年7月30日,理查德却被亚特兰大当地主要日报《亚特兰大宪法报》(The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AJC)报道为FBI的头号嫌疑人。
本来奥运+恐袭+英雄的新闻,就已经足够有爆点了,经过AJC女记者凯西·斯克鲁格斯(Kathy Scruggs)这样一反转,马上成了一篇10W+的爆文。其他媒体纷纷转载《亚特兰大宪法报》的内容或者跟进报道。
理查德仅当了3天英雄,又变成狗熊。就像他的律师朋友所说,这些只关心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媒体会撕碎他。
电影中有一个非常讽刺的片段,当凯西·斯克鲁格斯报道理查德是嫌疑犯的文章轰动全国后,全报社的人都对她报以掌声,而同时,理查德和母亲却遭受着舆论的重压和不公正的调查。媒体和媒体人的爆文,建立在对当事人夸张失实的报道和博眼球的噱头上。
《亚特兰大宪法报》对电影中女记者以身体贿赂FBI探员获取新闻源这一情节表达了反抗,但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位凯西的私生活的确很混乱,和很多编辑、警察都有情人关系。
因为理查德最后洗清了嫌疑,靠这篇不负责任报道获得短暂成就的女记者,年仅42岁就因身心长期处于重压和内疚而去世。
除了媒体的放大器效应,FBI对理查德怀疑和调查是一切的源头。
按程序来说,警方调查所有与案件有相关的人员没有什么问题。例如凶杀案首先发现尸体的人、盗窃案首先报警的人、纵火案首先赶到火场人,还有像理查德这样爆炸案首先发现炸弹的人,都会被列为嫌疑人,不排除贼喊捉贼的情况。
很多犯下重案的罪犯,都有着严重心理扭曲,要么是出于欣赏自己犯罪的心理,要么是出于“义务警察”的心理。
有些人在生活中极度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当这种心理到达一定变态程度时,也许会出现那种救火队员故意放火、急救员故意制造意外……然后自己再第一时间冲出来救人,获得心理的满足感。
FBI对理查德的怀疑,就基于对这种人的“犯罪侧写”(offender profiling)。
这一手段经过著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运用和发展,成为FBI抓捕连环杀手或重案犯的法宝。1990年,道格拉斯在FBI内部成立了专职的侧写咨询部门,并命名为行为分析小组(BAU)。
让侧写和BAU风靡世界的,就是以FBI侧写师为主角的破案美剧《犯罪心理》系列。
2020年,这部让探案迷追了十年的剧集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季,CBS正式宣布续订《犯罪心理》第15季,并确定15季将是该剧的最终季。
在这部美剧中,出现过大量类似理查德这种案例,即因为童年成长问题和心理扭曲,作案嫌疑人就是那个拯救大家的英雄。
如果用犯罪侧写来衡量理查德,他简直是爆炸案的样板嫌疑人:
  1. 白人男性,社会较底层;
  2. 未婚大龄,与母亲同住;
  3. 可能长期性压抑或性取向不明;
  4. 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可以进行炸弹组装;
  5. 曾经从警,而且有“警察幻想”,还被警队开除;
  6. 在其他地方任安保人员时有过度执法冲突;
  7. 家里藏有大量武器甚至还有手榴弹;
……
电影和原著也还原了理查德的真实生活,显然理查德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缺乏父权的照顾和合理引导。再加之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自身肥胖经常被歧视的经历,导致他对父权有着一种扭曲的渴望。
这种对父权扭曲的渴望,延伸为理查德长大后对公权的向往。他希望从警,因为他知道人们惧怕警徽,有了警徽,其他人就会向自己屈服。但是,因为理查德的这种渴望是异于正常阈值的,是有些过度和变态的,所以他被从副警长的职务上开除了。
电影通过镜头多次强调理查德那张副警长的照片,而且2019年出版的新书,封面也使用了理查德副警长这张照片。
为什么理查德自己、相关著作和电影都对这张照片如此重视?
因为这张照片是理查德唯一一次在主流社会中获得公权(父权),此后他去律所当后勤,去大学当保安,去奥运会当保安,但这些角色都比不上曾经那个县警察。
自县警察之后,理查德就一直没有被主流社会所认可。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的青铜,偶然因为奥运安保成为王者,FBI和媒体这两大掌握着公权的机构自然很难接纳理查德。
是英雄还是疑犯,谁掌握话语权谁说了算。
FBI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凭借办公室上那个圆圆的LOGO,靠侧写报告、诱导理查德签字录音等手段,就可以冤枉一个人。
虽然最后理查德在周围人,尤其是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律师的帮助下,洗脱了嫌疑。但这位被冤假错案缠身的英雄,对公权、对社会却哀莫大于心死。
电影最后理查德和FBI探员那段对话给人印象深刻:理查德说,如果像我这样的人蒙受冤屈被捕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还会有人挺身而出吗……
老人摔倒了,并不是不想扶,而是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理查德·朱维尔。
-END-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Richard Jewell 

发布时间:2020-11-05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Richard Jewell (2019)

剧情简介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理查德·朱维尔作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中发现炸弹装置的保安,而被全世界所熟知。当时他迅速采取行动,拯救了无数生命而成为英雄。但在几天之内,情况就急转直下,梦想成为执法者的他遭受媒体和公众的诽谤,竟成为联邦调查局的头号嫌疑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 困境。朱维尔向独立律师沃森·布莱恩特寻求帮助,坚定地宣称自己无罪。然而,在为朱维尔洗脱罪名的过程中,布莱恩特发现自己对抗的是联邦调查局、佐治亚州调查局和警方的联合阻力;与此同时,他也不断提醒理查德不要相信任何试图毁灭他的人……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来源豆瓣网 作者 花菲花 
一个小人物引发的政治大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电影后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在颁奖季没有什么水花,所以便在网上搜了搜评论。在烂番茄上,这部电影的媒体评分只有73%,远远不及《利剑出鞘》等电影。我更疑惑了,于是仔细看了看这些媒体的评价。最终引导我看到了一个来自亚特兰大宪章报对这部电影的批评。批评主要针对电影中女记者Kathy Scruggs的塑造。这位女记者不折手段的用性交易的方式从FBI探员那里获取了他们即将对理查德·朱维尔展开调查的消息,从而一手导致了朱维尔从“英雄”到“凶手”的噩梦之旅。实际上,大部分对电影的负面评价都针对于这个女记者的形象。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已经预感到了,这个女记者的形象触犯到了不仅仅是媒体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已经触犯了目前最敏感的性别政治问题。
这部电影像老爷子的绝大多数电影一样以展现事实真相为中心。所以批评者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女记者用性交易来获取信息这一细节是否是真的事实?毕竟人已经去世,之前也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很多批评者嘲讽这个电影是“太过戏剧化”的处理了真人真事。有的评论直接点出了“抹黑女性”。以至于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奥利维亚·王尔德不得不站出来撇清:她作为一个演员无法决定和改变剧本的内容。个人觉得老爷子确实不应该在电影里包含这一幕。但同时也认为这可能就是老爷子的一种讽刺。毕竟当年FBI在撤销对朱维尔的调查后,朱维尔转头就控告了包括NBC在内的多家媒体,大部分媒体都和他庭外和解了,只有亚特兰大宪章报坚持认为他们的报道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推论,并没有捏造和污蔑的地方。所以,一个FBI内部的消息,是怎么被一个女记者知道的呢?老爷子如此推理,恰如当年的记者们通过朱维尔这个笨拙肥胖还与妈妈合住的单身白人男子形象推论他是凶手一模一样。其实这个电影里处处都是这种嘲讽。因为朱维尔本身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小人物,他除了被不公正的对待外,还有过激的历史,不交税和一屋子的枪。即便到了最后FBI找不出任何可以指控他是凶手的证据,那位FBI的探员还是铮铮有词的指责朱维尔:我知道你就是凶手,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知道你就是。那位FBI探员并不仇恨朱维尔,也没有理由仇恨朱维尔,他只是对自己深信不疑,这种态度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如果最后不是真凶浮出水面,多少人会一直怀疑朱维尔的清白?
不过亚特兰大宪章报的那个批评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后面的读者评论,多达四百多条。而这四百多条评论的焦点大部分转向了特朗普。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提到了"quid pro quo"。这句话最近不要太火。其实这个电影的剧本早在几年前就完成了,电影的拍摄也是在特朗普被弹劾调查之前就已经完工了。但是谁让老爷子pro特朗普呢?!整个美国的媒体都在骂特朗普,老爷子却说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他肯定要选特朗普”。这简直就是媒体公敌了。就算没有那个女记者,估计老爷子的这个电影也不会受到媒体的好评。但是有了这句台词,媒体又可以推论:老爷子在借电影讽刺民主党对特朗普的调查。其实个人认为老爷子并非真的支持特朗普,他明确表示过不会以资金或其它任何形式来支持特朗普,他只是表明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他觉得特朗普至少是比较诚实的。个人觉得美国媒体和“言论自由”简直就是矛盾的两级。鲜有媒体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但是你不能有和他们对立的立场。我天天听崔娃的节目,这个节目的立场不要太鲜明,各种嘲讽丑化特朗普,采访希拉里各种夸奖赞美,还要多有倾向性呢?但是你不能批评媒体不客观,这是他们的“言论自由”和“政治正确”。
关于这个电影,它所产生的真实背景,以及现在的舆论背景,都让对它的讨论不可能再是对电影的讨论了。很有意思的是,在浏览这些评论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对同样的一个事物,人与人之间会有多么多的不同的感受与看法。而我们每一个人在言说自己的感受时就在改变事实的真相,也许下一次的世界大战真的就是“口水战”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花菲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推荐二
来源豆瓣网 作者 电影榨汁 
如果英雄哀莫大于心死,这个社会就只会剩下小丑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因为姓氏East和Wood直译过来就是“东”和“木”,所以就被大家就这么亲切地叫起来。
这部电影名字拗口,卖相一般,但因为是90岁高龄的“东木”的新作,能在大银幕看到的机会可以说是看一部少一部,虽然排片不多,但上座率很高。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从50-60年代饰演西部牛仔开始,到后来自己做导演,“英雄”始终是绕不开的母题。
1992年的《不可饶恕》(Unforgiven)是东木的转型之作,从此告别“西部世界”,开始关注更广阔范畴下的英雄主义。
进入导演创作巅峰时期的《百万美元宝贝》,以及《父辈的旗帜》、《硫磺岛的来信》、《换子疑云》、《老爷车》等一系列电影中,东木不断反思和质疑英雄以及英雄精神的价值。
到2011年《胡佛》后,东木放弃那些虚构的和所谓伟人英雄,专注于表现平民英雄,故事也都来源于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
他们是《美国狙击手》中的克里斯·凯尔、《萨利机长》中的机长萨伦伯格、《15点17分,启程巴黎》中的三位普通乘客,以及《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的保安理查德。
东木四部主题类似的电影
如果把这四部电影总结成东木的“平凡英雄四部曲”,它们都有类似的主题:突发事件中,普通人在一念之间成为英雄,被媒体捧得高高在上,又突然遭遇来自外部和自我的挑战,成为事件漩涡中被各方围猎的对象。
克里斯·凯尔是伊拉克的战争英雄,但作为以杀人为合法职业的狙击手,内心产生了对战争的怀疑;萨利的故事更为人所熟知,本来是成功拯救155条人命的英雄机长,反而被各方质疑决策和操作是否得当。
到《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已经不是《萨利机长》中是否得当的问题,东木选择了一个矛盾更为激烈的真实事件,上升到“英雄还是罪犯”的极端抉择。
除了主题类似,四部电影延续了东木一贯质朴的风格。剧情片虽然做不到纪录片或新闻那样完全还原事实,但力求削减风格化的艺术手段,尽量客观地将事件娓娓道来。
东木甚至在电影《15点17分,启程巴黎》中,尝试不用专业演员,直接让事件中的三位英雄充当主演。这种很有“新浪潮”意味的创作手法,就是为了更真实地展现这些平凡英雄。
这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也力求还原真实事件。
剧情基于美国调查记者、作家玛丽·布伦纳(Marie Brenner)1997年发表的同名报告文学《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玛丽·布伦纳是美国著名生活杂志《名利场》的主要撰稿人,这篇文章最早就发布在《名利场》上。
2019年,一本名字超长的书——《嫌疑犯:奥运爆炸案、FBI、媒体和漩涡中心的理查德·朱维尔》(The Suspect:An Olympic Bombing, the FBI, the Media, and Richard Jewell, the Man Caught in the Middle)几乎和电影同时出版。
理查德·朱维尔事件的两个核心,一个是FBI乱作为,一个是媒体瞎报道。结合川普上任后与这两大势力的矛盾,这本书、甚至这部电影此时旧事重提,很微妙。
时间倒回到24年前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供职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保安员理查德·朱维尔在百年奥林匹克公园执勤。
这座建在亚特兰大市中心的城市广场,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配套设施。奥运期间,这座公园也是举办奥运相关音乐会的场地。
为了反对当时克林顿政府的一些政策,宗教恐怖主义分子埃里克·鲁道夫(Eric Rudolph)放置了炸弹。但是,对警察事业极其敏感的理查德及时发现了可疑书包,并立刻和其他安保、警察人员疏散人群。
理查德的作为使得本来会造成大规模伤亡的爆炸伤害减少,最终仅造成1人死亡、1人心脏病发作死亡,其余111人受伤。
大半辈子被轻视的透明胖子理查德,就这样借着奥运安保瞬间成为美国国家英雄。
爆炸案发生在1996年7月27日,但就在3天后的1996年7月30日,理查德却被亚特兰大当地主要日报《亚特兰大宪法报》(The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AJC)报道为FBI的头号嫌疑人。
本来奥运+恐袭+英雄的新闻,就已经足够有爆点了,经过AJC女记者凯西·斯克鲁格斯(Kathy Scruggs)这样一反转,马上成了一篇10W+的爆文。其他媒体纷纷转载《亚特兰大宪法报》的内容或者跟进报道。
理查德仅当了3天英雄,又变成狗熊。就像他的律师朋友所说,这些只关心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媒体会撕碎他。
电影中有一个非常讽刺的片段,当凯西·斯克鲁格斯报道理查德是嫌疑犯的文章轰动全国后,全报社的人都对她报以掌声,而同时,理查德和母亲却遭受着舆论的重压和不公正的调查。媒体和媒体人的爆文,建立在对当事人夸张失实的报道和博眼球的噱头上。
《亚特兰大宪法报》对电影中女记者以身体贿赂FBI探员获取新闻源这一情节表达了反抗,但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位凯西的私生活的确很混乱,和很多编辑、警察都有情人关系。
因为理查德最后洗清了嫌疑,靠这篇不负责任报道获得短暂成就的女记者,年仅42岁就因身心长期处于重压和内疚而去世。
除了媒体的放大器效应,FBI对理查德怀疑和调查是一切的源头。
按程序来说,警方调查所有与案件有相关的人员没有什么问题。例如凶杀案首先发现尸体的人、盗窃案首先报警的人、纵火案首先赶到火场人,还有像理查德这样爆炸案首先发现炸弹的人,都会被列为嫌疑人,不排除贼喊捉贼的情况。
很多犯下重案的罪犯,都有着严重心理扭曲,要么是出于欣赏自己犯罪的心理,要么是出于“义务警察”的心理。
有些人在生活中极度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当这种心理到达一定变态程度时,也许会出现那种救火队员故意放火、急救员故意制造意外……然后自己再第一时间冲出来救人,获得心理的满足感。
FBI对理查德的怀疑,就基于对这种人的“犯罪侧写”(offender profiling)。
这一手段经过著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运用和发展,成为FBI抓捕连环杀手或重案犯的法宝。1990年,道格拉斯在FBI内部成立了专职的侧写咨询部门,并命名为行为分析小组(BAU)。
让侧写和BAU风靡世界的,就是以FBI侧写师为主角的破案美剧《犯罪心理》系列。
2020年,这部让探案迷追了十年的剧集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季,CBS正式宣布续订《犯罪心理》第15季,并确定15季将是该剧的最终季。
在这部美剧中,出现过大量类似理查德这种案例,即因为童年成长问题和心理扭曲,作案嫌疑人就是那个拯救大家的英雄。
如果用犯罪侧写来衡量理查德,他简直是爆炸案的样板嫌疑人:
  1. 白人男性,社会较底层;
  2. 未婚大龄,与母亲同住;
  3. 可能长期性压抑或性取向不明;
  4. 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可以进行炸弹组装;
  5. 曾经从警,而且有“警察幻想”,还被警队开除;
  6. 在其他地方任安保人员时有过度执法冲突;
  7. 家里藏有大量武器甚至还有手榴弹;
……
电影和原著也还原了理查德的真实生活,显然理查德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缺乏父权的照顾和合理引导。再加之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自身肥胖经常被歧视的经历,导致他对父权有着一种扭曲的渴望。
这种对父权扭曲的渴望,延伸为理查德长大后对公权的向往。他希望从警,因为他知道人们惧怕警徽,有了警徽,其他人就会向自己屈服。但是,因为理查德的这种渴望是异于正常阈值的,是有些过度和变态的,所以他被从副警长的职务上开除了。
电影通过镜头多次强调理查德那张副警长的照片,而且2019年出版的新书,封面也使用了理查德副警长这张照片。
为什么理查德自己、相关著作和电影都对这张照片如此重视?
因为这张照片是理查德唯一一次在主流社会中获得公权(父权),此后他去律所当后勤,去大学当保安,去奥运会当保安,但这些角色都比不上曾经那个县警察。
自县警察之后,理查德就一直没有被主流社会所认可。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的青铜,偶然因为奥运安保成为王者,FBI和媒体这两大掌握着公权的机构自然很难接纳理查德。
是英雄还是疑犯,谁掌握话语权谁说了算。
FBI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凭借办公室上那个圆圆的LOGO,靠侧写报告、诱导理查德签字录音等手段,就可以冤枉一个人。
虽然最后理查德在周围人,尤其是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律师的帮助下,洗脱了嫌疑。但这位被冤假错案缠身的英雄,对公权、对社会却哀莫大于心死。
电影最后理查德和FBI探员那段对话给人印象深刻:理查德说,如果像我这样的人蒙受冤屈被捕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还会有人挺身而出吗……
老人摔倒了,并不是不想扶,而是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理查德·朱维尔。
-END-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